咨询热线:15922200033
教育部:学前教育美育政策,幼儿园准备好了吗?
阅览量:6010
2020年10月24日 16:39: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和卫生和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
不难看出,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而幼儿园是艺术启蒙教育开展的第一站,同时将会得到市场的强烈需求。
一、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有关学前教育的美育政策,幼儿园在美育中应做到以下3点:
1)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
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2)完善课程设置: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
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
3)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
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4)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编写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格调高雅,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围绕课程目标,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大中小学美育教材一体化建设,注重教材纵向衔接,实现主线贯穿、循序渐进。中小学美育教材按规定审定后使用。高校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探索形成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
二、幼儿园美育如何做?
1)幼儿园要研究和探索美育课程,组织和实施美育活动
美育教育是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情操教育的总和,既能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更能影响幼儿的胸襟、气质、趣味以及情感,温润幼儿心灵,激励幼儿精神。而将美育教育植根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发掘人类文明丰厚的哲学思想,能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构筑坚实的民族情感、创新意识与激发想象。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特征,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中,构建具有文化底蕴的演绎课程,能够在传承并发展文化的过程中,使幼儿以新的方式、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感受生活中的美,以此推动我国幼儿园美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幼儿园要多途径、多形式地开齐开足美育活动,如建立与美育有关的艺术工作坊。在工作坊里幼儿可以探索和研究光影、绘画、动漫、摄影等一系列的视觉艺术,可以做手工、画画、玩陶泥等。正如瑞吉欧创始人马拉古齐所说:“在(这样)愉悦和祥和的气氛中,儿童可以探索不同的语言,探索不同的形式、技术、材料和工具。”
3)幼儿园要深挖美育资源,创造一个更大的美育环境
幼儿园应统筹整合、深度挖掘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各方资源,形成以美育人的合力。如利用园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运用美术馆、博物馆等场馆资源组织参观考察活动。
幼儿园要鼓励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去美术馆看名画、去博物馆看藏品,带孩子画画、玩玩艺术材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